高考“盲盒”上热搜,考生喜获改变人生的成人礼 ,你怎么看呢?~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2025-04-25 0条评论
世普梯将带你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知识点,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打开招生计划,我们会看到“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一年后分流”等等,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以同一学科和相近学科专业通识教育为基础,按照专业类进行招生的形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211工程”院校中大部分已实行按大类招生的模式。
01、什么是“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在本科教育中,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工作及培养工作。按大类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大部分院校先期不分专业,按大类统一教学培养,进行通识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和专业基础教育,经过1—2年(部分院校是一个学期)的基础培养,采用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和兴趣爱好选择大类专业中包含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学校依据学生前期学习成绩,综合考虑专业容纳情况,在师资等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这种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学生的办法,打破了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不少高校纷纷采取或正在采取此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除了以“类”命名之外,在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有些以XX学院、XX班进行招生的,也是大类培养的一种。比如厦门大学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了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和人类学4个专业(类)。
02、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的区别
1.专业名称
与专业招生相比,按类招生的专业类名称没有专业名称划分得详细,一般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
2.招生计划
对于按类招生的学院,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再按专业划分,而是下达到按当年计划招生的专业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需填报相应的大类,不需要选择确定自己就读的具体专业。
3.培养模式
不同的高校在按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派遣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统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会有所区别。
4.培养过程
在培养期间,同一专业类招生录取的考生第一或前两个学年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会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就业状况,积极接受导师的指导,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03、选择大类招生需要注意啥?
大类名称相同,包含专业有可能不同。
一些高校,在招生计划中采用相同的大类名称招生,其中包含的专业、具体的专业分流方式因高校不同,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经济学类,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三个专业;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则包含的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金融工程和财政学六个专业;武汉大学的经济学类,包含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和保险学四个专业。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目标院校的某些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中是否有自己的意向专业。
二次分流选专业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由于大类招生是将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进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教育后,学生会再次面临专业选择。许多考生想当然地认为再次选择时会以个人意愿为准,但实际上二次分流并非如此简单。
一般来说,即在专业分流的前半年时,学校会对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及拥有的教学资源等进行分析,再对学生专业分流意向、各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等进行预测。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学院、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多方资源整合,使学生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专业。
大类与按专业招生,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按大类招生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且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选择专业又“一选定终生”的矛盾,使考生能够先进入大学学习基础课程和学科技能,后根据专业兴趣、个人特长等选择合适的专业,再进行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按专业招生也有其优越性。从一开始进入大学便确定专业,学校能够更早对进入该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具体专业素养的培育,接触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甚至跟随导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学习。按类招生和按专业招生各有其优势,需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才能评价其适应性,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思考。
即便按专业招生,目前很多学校也采取按类培养的方式进行,甚至几个相近专业类第一年公共基础课程全部打通,第二年的学科基础课打通,是一种相对宽基础、广适应面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无论是专业招生还是大类招生,考生在大学完成学业后都将以具体的专业毕业。考生现在也不必太纠结是类还是专业,在报考之前考虑清楚今后自己发展的兴趣大方向所在才是当务之急。
跨省填报高考志愿的要求
跨省填报高考志愿的要求是只要你报考的学校在你参加考试的省份有招生计划,全国的学校都可以报。
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离高考只有15天的时间,这个时候学生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 复习备考
15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于高考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学生要抓紧时间,对于自己薄弱的科目,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并且要重点复习高考的热点、难点、重点知识点。同时,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做题、看书、听课、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备考。
2. 睡眠和饮食
睡眠和饮食是保证高考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学生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食用蔬菜水果,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品。
3. 放松心态
高考是一场考试,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学生要放松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进行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确认考试时间和考点
在考试前,学生要确认自己的考试时间和考点,避免出现迟到或者错过考试的情况。同时,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出行路线,确保能够准时到达考点。
5. 准备考试用品
在考试前,学生要准备好自己需要使用的考试用品,如考试证件、文具、水杯等。同时,要注意考试规定,避免因为使用不当的考试用品而被扣分或者影响考试成绩。
高考“盲盒”上热搜,考生喜获改变人生的成人礼 ,你怎么看呢?
这是金榜题名,锦鲤跃龙门的关键时刻!广大莘莘学子在“十年寒窗如一日”的高考结束,紧接着就是如何将填报志愿利益最大化了。可以说,作为要迈进理想大学校园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志愿填报是关乎考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抉择。下面,整理了一些有关志愿填报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志愿填报的技巧有哪些
选择学校,既要“知己”也要“知彼”
志愿填报的最终目的是缩小研究范围,趋利避害的找到自己最理想的大学。每年招生的大学有2000多所,双一流的也有上百所,如果没有目的性的盲选那可真是挑花了眼,另外,我们的志愿数量有限,不可能对所有学校都下注。因此这其中就要重点从关键节点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理性客观的进行“自身定位”和“高校定位”。
由于每一名考生的学习程度不一,自我定位在此就不过多赘述。我们重点来谈谈如何深入了解高校,
是对认真研究《招生之友》或事无巨细的咨询该学校招生办,第一时间得到最权威、最直接的情报资料;是选择学校可以参考三个水平线:该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和相邻两年的平均分。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确定高考分数排名的对应位置,查找出现在的分数排名,如果在去年、前年能考上哪些大学。再按照“冲稳托底”的原则,合理分配数量珍贵的志愿。
选择专业,眼光要长远打算
如果你有心仪的专业,那么肯定是要对比这几个学校的专业实力谁更强,如果你暂时没有方向,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尽量选择一些校风和考研环境比较好的学校,为将来做好铺垫。
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根据高中自己的学科分数情况,如果你擅长数学,擅长物理,那我们就可以选择计算机,互联网之类的。数学和英语很好的,就选择金融类和国际贸易类的,语文很好的就学新闻类的等等。我们选择专业都是要根据自己的长处,高中补的是短板,而大学是要发扬自己的长处。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高考“盲盒”上热搜,考生喜获改变人生的成人礼 ,你怎么看呢?~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本文地址:https://www.shiputi.com/baoming/8335.html
标签:
- 本站介绍
-
世普梯专注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最新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